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情緒教育在生活中紮根

  • 發布單位:家庭教育中心本中心

情緒教育在生活中紮根

文:幸福幼兒園李鸝珍園長

小光看見桌上的花好漂亮,伸手觸摸時,卻不小心碰倒玻璃花瓶,花瓶掉在地上打破了,孩子看著地上的花瓶碎片,一臉驚恐,媽媽見狀緊張且大聲要小光:「不要動」,小光被媽媽的反應、表情及聲音嚇哭了,媽媽接著一個箭步拉開嚎啕大哭的小光,並快速地收拾地上的玻璃碎片。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成人都知道媽媽當初的反應是出於擔心,在心急的反射動作下,表現出緊張的情緒,但是,幼兒解讀大人情緒的能力還在發展中,因此,事後需要跟孩子說明:「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大聲說話是因為擔心你被玻璃割傷,不是生氣唷!」

    透過事後的說明,澄清事件過程大人的情緒反應,避免幼兒誤會自己的情緒表達,以為因為自己打破花瓶,所以媽媽生氣不愛我了。幼兒判讀大人的情緒能力有限,事件後的梳理,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他人和擬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事情發生得當下,大人和小孩難免都有情緒,穩定情緒後,透過事後的分享和討論,能幫助彼此一起理解情緒和分析事件,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