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教育類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課程 第一堂: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 主講人:嘉南藥理大學盧禹聰助理教授
阿公是國中英文老師,退休前,天天指導學生們英文,退休後便成了孫子們最好的英文老師。一天,就讀五年級的勳興高采烈的回家說,老師要讓他們寄卡片給耶誕老公公,二年級的甄也想寫卡片,阿公便教她英文拼音。
這是一次長笛上課的情境,在一首輕快的Bossa nova曲目的練習中,長笛老師在練習時問我最喜歡的段落或樂句是哪裡?我選了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我覺得充滿活潑生動段落之後伴奏老師(也是我的媽媽)請我從另一個段落開始,我皺眉頭,因為我覺得那個段落很困難…但我願意再試試看練習!Good try!
在這個網路時代,大家都因為有3C產品,而減少家人的互動,但藉由運動可以促進跟家人的互動。
難得跟外公外婆聊天,聊到了很久沒去的踏青,透過英文表達,見識了外公外婆婆「寶刀未老」的英文實力,也意外的藉著不同的語言,卻反而比平常用中文閒聊更加用心的聆聽對方的一字一句,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孩子有空閒的時間,會找技藝高超的爺爺下棋,增進祖孫之間的互動,互相切磋棋藝,而在旁觀看的家人因想給予下棋者意見做參考,導致下棋者無法專心思考,讓爺爺提醒旁觀者看棋的原則是觀棋不語真君子。
在與最熟悉的家人互動時,我們時常會忽略該有的禮儀,讓愛被不禮貌的言行掩蓋。希望藉由影片中我們家人良好有禮的聆聽、對話與行動讓愛與關懐融入每日的家庭日常中。
利用網路教學模式搭配實作概念,將單純的烹飪教育實體化,除了增加孩童的五感連結與實作經驗外,更能提升祖孫連結,進而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藉由讓小朋友分擔家務,理解父母親在外工作的辛苦,自動自發,養成居家照護的習慣。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大家共同守護的地方,我愛我的家庭。
影片完成日期,適逢阿公仙逝60天,看著阿嬤常常滑著手機,看著過公嬤出遊照片。孫子對阿嬤温馨的加油打氣!用陽光來比喻「撥雲見日」,還有相依的陪伴。
孩子拿到市府辦理祖父母節活動所贈送的國際風情沙包回家與祖父母分享喜悅,祖父母回憶兒時,並跟孩子介紹古早味童玩的玩法,祖孫母在旁悉心指導孩子如可玩沙包,讓孩子從一竅不通到熟能生巧,祖孫互動像忘年之交,無比温馨。
從平常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小老師,父母與孩子一同學習英文可增進英文學習興趣與樂趣,無形中也增進了親子間及姐妹間的情感。
姐姐Tiffany參加學校國際英語學伴活動,要自我介紹自己,知道練習的重要性,所以弟弟Ray一起練習口說。透過一次練習,就有一次進步,進而熟能生巧。
外公外婆的農場真有趣,種了許多蔬菜水果每週末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外公外婆家除了在田園裡遊戲、抓蟋蟀。外公還種了許多不同品種的木瓜,外公外婆總是鼓勵我們多吃木瓜有益健康。
藉由家人共同合作組合一個音樂盒,體會家庭成員共同經營家庭的重要。家庭是一個團隊,每位家人都庭中重要的成員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包容家庭就能像美妙的音樂盒一樣,演奏動人的音樂。
歲末年終,透過薑餅屋的製作,串起祖孫三代的心(新)交流,從愛的鼓勵和甜蜜的互動中,編織愛與關懷,雖然是冷冷的冬天,心裡卻是暖暖的感受.
疫情之下,雖然出遊的機會變少了,但家人團聚在家的時間變多了祖孫進行文化反哺,一起享受天倫樂。我們家可愛的超級阿嬤努力練習,把魔術方塊轉出來了!鼓勵大家、不論年齡、性別、都能勇於戰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藉由親子共同閱讀最喜歡的繪本,分享彼此的感動與想法呈現親子共學及兄弟間的情誼互助、共好、在愛中共同成長、一起茁壯。
奶奶煮美味的食物供家人享用,媽媽採買年貨並告訴我們台灣過節買新衣的風俗習慣。也了解家人的重要性。!國際家庭日 愛家515 Love Family!
藉由飯後水果的時間,透過親子之間的對話進行跨世代共學,並強調家有一老如有一寶。